推动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提升宗教界自我管理水平、自我约束能力,切实维护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强化宗教活动场所资金及其运用效果的管理,湛江市麻章区以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宗教事务局、财政部联合制定的《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办法》为契机,在辖区佛教活动场所中探索推行“寺财会管”制度,财务开支由民宗部门监督引导、佛教协会统一管理,聚焦三大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推动提升财务管理效能,取得了初步成效。
“寺财会管”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区民宗部门、佛教协会和佛教活动场所等多方协作,针对民宗干部、佛教协会人员和教职人员组织开展培训是关键一环。近年来,为提高民宗干部宗教政策法规和财务管理相关理论水平,配合高效实施“寺财会管”制度,市委统战部举办全市宗教政策法规培训班,分享学习麻章区“寺财会管”先进经验,并就工作难点问题及进一步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等进行交流探讨。区民宗局定期邀请财务管理专业人员对辖区宗教教职人员进行培训授课,全面学习《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办法》《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各项规定,进一步提高全体宗教教职人员依法依规管理场所财务的思想认识,切实为“寺财会管”制度实施提质增效。
在逐步搭建财务管理从场所转向协会的制度架构、理顺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区民宗局指导佛教协会进一步明确财务管理范围、管理方式、管理责任人、管理成本以及民宗部门在这一机制中的监督管理职责定位。相关制度广泛征求各佛教活动场所意见,充分听取财政、税务等部门专业建议,广泛集智聚力夯实依法管理的制度基础。从2012年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政策法规,区佛教协会制定和实施了《麻章区佛教协会寺财会管制度》,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在工作中逐步修正完善,区民宗部门积极监督指导,经常召开工作协调会议,加强思想政治引导,推动规范流程,对落后拖延的管理工作进行及时督促提醒,有效地促进了工作目标的落实。
区民宗局重点指导佛教协会聚焦实施“寺财会管”,答好“五个明确”财务管理“加分题”,进一步提升佛教活动场所的财务管理水平。一是明确结算范围。将“寺财会管”结算范围圈定在场所资金财产、收入、支出等3个方面。二是明确结算方式方法。各场所每月5日前将本场所上月财务发生原始凭证如实上报区佛教协会财务处统一入账结算,由协会会计审核原始凭证、加盖审核章并进行结算。三是明确银行存款和现金管理。各场所收入必须存入银行账户,现金日记账、存款日记账由各场所出纳员记账,每月与区佛教协会财务处对账,做到账账相符。四是明确财务管理和监督。各场所财务账目必须日清月结,定期或至少每年度清查盘点资产,场所的财务三表必须每季度在寺庵公开1次。区民宗局加强对团体和场所开展监督,每月随机抽查和核实寺庵的账目。五是明确会计档案管理。会计凭证、会计账薄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档案资料交回各场所保管,保管期限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并做好交接登记。
自“寺财会管”制度实施以来,麻章区教职人员遵纪守法意识不断增强、宗教活动场所自我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宗教领域更加和谐安全稳定,有效保障了宗教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度效能立竿见影、持续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