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湛江统一战线以“体系筑基、机制提效、品牌聚力”为主线,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统筹各县(市、区)统战力量协同发力,推动“奖教助学”从“零散帮扶”向“系统赋能”跨越,在全市营造起“全民重教、全民助学”的浓厚氛围,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力。
构建“高位推动、多元联动”闭环工作体系,为“奖学助学”筑牢基础框架,实现帮扶范围广、参与力量强。健全顶层推进机制,确立“党委领导、统战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工作机制,将“奖教助学”与教育振兴、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通过组织专题学习会、政策解读会28场,吸引1200余名民营企业家参与,厚植“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企业家精神,推动社会力量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作为”。
织密分级联动网络,推动各县(市、区)形成“各具特色、全域协同”格局。遂溪县创新“党建引领+乡贤助力+机制保障”模式,成立县、镇、村三级教育发展促进会超86个,累计募集资金近1.2亿元;雷州市激活乡贤资源,培育冯氏教育基金会、客路人才振兴协会等民间组织蓬勃发展,6000余名乡贤踊跃参与捐资,形成“上下联动、全域覆盖”的“奖教助学”网络。
聚焦从“给钱给物”到“赋能成长”的核心需求,立足实际创新三大帮扶机制,让“奖教助学”更精准、可持续。建立“物资+精神”双赋能机制。既解决硬件需求,更关心身心成长。雷州市白沙镇开展教师心理健康培训36场,惠及500余人次;徐闻县创新“乡贤+社团”模式,香港徐闻同乡会、珠海市徐闻商会等乡贤组织捐资超58万元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圆通寺为徐闻县特殊教育学校捐赠价值10万元的慰问品,佛教协会募集资金2.3万元定向帮扶困难学生。完善“长效化+规范化”保障机制。吴川市“关爱工程”连续22届帮助2315名学子圆大学梦;霞山区委统战部联动港澳乡贤,18年累计资助困难学生237名、发放助学金46.5万元;遂溪县各级教育促进会规范资金管理,实行专款专用,确保“奖教助学”金精准发放。构建“激励+引导”联动机制。全市表彰86家“助学模范企业”和125名“爱心企业家”,落实税收减免1200余万元,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热情。
以品牌化运营扩大“奖教助学”影响力,以价值引领厚植尊师重教土壤,让帮扶效应从“具体事件”延伸至“社会氛围”。形成特色助学品牌矩阵,全市精心打造“点亮梦想”公益助学品牌,开展活动86场,覆盖留守儿童3200余名,捐赠《小湛同学》校园周刊1.2万份及价值80万元营养物资;雷州市“起跑线行动”联动10余个异地商会,累计资助超200万元;雷州唐家商会坚持“教育兴镇、人才强镇”理念,13年募集善款超1200万元,奖励师生2600余人次。强化价值引领,霞山区在助学金颁发仪式中融入“励志+感恩”教育,勉励学子传递爱心;雷州市调风镇培育“不建神庙建书堂”新风尚,“优秀生成明星”成为群众热议话题,推动重教观念深入人心。
在体系筑基、机制提效、品牌聚力的协同推动下,今年以来,全市民营经济人士积极投身教育公益事业,累计捐赠超5000万元。这笔善款不仅覆盖200余所学校、惠及8000余名学生,更助力完成3000余人次教师培训。三年来,1328名受助学生成功考入“双一流”高校,105名受助教师荣获省级以上荣誉。这一系列成果,既实现了助学、奖教、赋能的三维发力,更持续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编辑:陈婉琪
校对:程耀坤
审核:易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