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战要闻

湛江统一战线热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三)

 日期:2025-09-08  人气:111

9月3日上午,天安门广场迎来了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这是中国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刻,向世界展示和平的尊严和力量。湛江统一战线心潮澎湃、深受鼓舞,纷纷表示对伟大抗战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将以抗战精神为指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书写精彩篇章。




湛江市道教协会会长  吴赵武

202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我们全体道众全程怀着崇敬之心观看,当铿锵的步伐响彻广场、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时,内心的震撼与使命感交织,更从道教“爱国爱教、尊道贵德”的理念中,读懂了这场仪式背后承载的历史重量与和平期许。

回望抗战岁月,道教界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当年许多道观成为抗战志士的庇护所,道长们或组织民众支援前线,或以道义感召信众投身救亡,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是道教徒的第一责任”。如今观看阅兵,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铭记历史”不是沉湎伤痛,而是从历史中汲取“自强不息”的力量——正如道教典籍所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唯有自身强大,才能守护家园、捍卫和平;“缅怀先烈”也不是单纯追思,而是传承他们“舍生取义”的气节,将这份精神融入当代道教事业,引导信众珍惜当下、担当责任。

作为新时代的道士,我们更应从阅兵仪式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一方面,要持续弘扬道教“崇尚和平、劝人向善”的教义,通过讲经说法、公益活动等形式,向信众传递“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理念,让“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要坚守“爱国爱教”的初心,积极引导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组织信众参与社会公益、助力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践行“济世利人”的使命,为国家发展、社会和谐贡献道教力量。

历史的硝烟虽已远去,但和平的警钟仍需长鸣。此次阅兵仪式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召唤。我们全体道众将以此次观礼为契机,传承抗战精神、弘扬道教正能量,让“尊道贵德、护国守和”的信念薪火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属于道教界的智慧与力量。


湛江市佛教协会会长  释贤开

钟鼓梵音与铁血荣光交响,慈悲教义与爱国情怀共鸣,今日在天安门广场上共同谱写出一曲震撼心灵的和平颂歌。上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与全市佛教界四众弟子一同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作为佛教徒,我们深知和平的珍贵,但也更加明白和平需要力量来捍卫——这场阅兵既是国家实力的展示,更是对全世界和平信念的庄严宣告。

一、历史回响,法脉永续

阅兵仪式在56门礼炮70响轰鸣中拉开序幕,每一声都震撼心灵,仿佛在诉说着中华民族从苦难到辉煌的艰辛历程。作为一名佛教徒,不禁想起那些在抗战烽火中坚守信念的佛教先辈们。虚云、弘一、巨赞等近代高僧大德在民族危难之际,秉持“念佛不忘救国”的信念,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们组织僧众救护队,成立抗战协会,募捐支援前线,用慈悲之心行金刚之力。佛教讲“报国土恩”,正是这些先烈用生命报答了这片生育我们的土地,他们的精神与菩萨行愿无二无别。

二、钢铁长城,和平保障

阅兵式中,27个地面装备方队与10个空中梯队威武雄壮地通过天安门。其中包括红旗-9地空导弹、东风-21D导弹、长剑-10A巡航导弹等国产现役主战装备,覆盖“空海陆”“远中近”“高中低”各区域。作为一名佛教徒,平日倡导慈悲和平、反对暴力,但看到这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武器装备,深切体会到强大的国防才是和平的保障。没有坚实的国防力量,我们所有的宗教活动自由和信仰自由都将无从谈起。佛法不离世间法,国家的安定是佛法传播的基础。没有革命先烈的牺牲奉献,就没有今天我们安静祥和的修行环境。

三、精神传承,使命在肩

阅兵仪式不仅是武器装备的展示,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凝结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承载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彰显着“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蕴含着“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种精神与佛教倡导的“慈悲喜舍”、“利乐有情”的理念相通相融。佛教历来强调“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与爱国爱教的精神一脉相承。我们佛教界应当深入领会伟大抗战精神的历史价值与时代内涵,将这种精神融入我们的讲经说法中。我们需要将历代高僧大德爱国护国的垂范转化为当代僧伽“出家未敢忘忧国”的行动自觉,增强信教群众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 同心奋进,共创未来

阅兵仪式结束时,和平鸽与气球腾空而起,象征着人类对和平的共同向往。应当以此次阅兵为精神动力,将爱国情怀融入各项实践活动中。“铭记历史方能开创未来,凝聚力量才能续写辉煌”。我们佛教界同样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力量,应当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共同奋斗,共建家园。我们佛教界四众弟子必将与全国人民一道,传承抗战精神,守护和平荣光,在这片历经磨难却始终坚强的土地上,继续传播佛法慈悲的教义,共建和平家园。

念佛不忘救国,出家未敢忘忧国——我们将继续挖掘佛教界爱国传统,坚持我国佛教中国化方向,使“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教义在弘法利生、文化浸润中焕发新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佛教徒的智慧和力量。


湛江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主席  吴波

2025年9月3日,湛江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组织各教会认真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当庄严整肃的阅兵场景通过屏幕展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内心的爱国情感被层层激发,久久不能平静。那整齐划一的步伐、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无一不让人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自豪。这一场盛大的阅兵,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充满了和平安宁与岁月静好,岂不是当初和现在的爱国先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吗?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国家也曾经面临过无数的艰难险阻,外敌的侵略、内部的动荡,曾经在列寇的铁蹄下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面对侵略和压迫,我们的先辈们并没有选择屈服。他们毅然决然地拿起武器,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抗日战争中,无数的英雄儿女浴血奋战,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等一系列胜利,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战斗意志。正是这种精神,让我们的国家在困境中崛起,逐渐走向强大。

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先辈们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依然能够坚守信念、奋勇向前?又是什么让我们在挫折面前重新振作起来?答案就是一种正义的力量,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这种爱国精神和使命担当,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动力源泉。

从基督教的角度来看,教会一直倡导爱与和平、坚韧与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与阅兵所展现出的国家精神是相通的,我们可以从圣经和教义中汲取力量,用爱去关心他人,用和平解决争端。在面对困难时,像先辈们一样,坚守自己的信仰,保持爱国奋进的热情,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

我们要学习和发扬阅兵中所展现出的团结、奋进、自强的精神。加强反异端反渗透的警惕,以应对各种外部挑战。只有国家安定团结,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我们的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

此次阅兵是一次历史的回顾,也是一次未来的展望。它让我们看到了国家的辉煌成就,也让我们意识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我们要以这次阅兵为契机,从先辈们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力量,从教会的严格管理、良性运作和基督教中国化实践中积累经验,在爱国爱教精神的指引下,坚定信仰和三自爱国主义路线,为实现教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湛江基督教信众的一份力量。


湛江市天主教爱国会主席  苏永大

今天,我们收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振奋人心,对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与热爱!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我们的国家隆重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彰显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携手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

我们要做好天主教领域各项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凝聚起与党同心同向同行的强大共识;要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引导广大神长教友凝聚起共谋发展、共建美好家园和美好未来的磅礴力量;要学思践悟,增强学习实效,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天主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发扬“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的优良传统,高举爱国爱教旗帜,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加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提高政治站位,加强自身建设,为国家繁荣昌盛做贡献!


编辑:陈婉琪

校对:程耀坤

审核:易治国